寄生虫病 ×
血吸虫


        一、流行历史

         四川省曾经是我国血吸虫病重流行省之一,历史流行于11个市(州)63个县(市、区),流行村覆盖人口1129.46万,历史累计钉螺面积2.90亿m2,历史累计病人127.6万人,历史累计晚期血吸虫病人3万余人,历史累计病牛20余万头,危害十分严重。

二、防治进展

四川省经过六十多年的工作,血吸虫病防治取得辉煌成就,2008年全省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目标,2015年以县为单位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目标,2017年通过国家卫计委、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联合评估以省为单位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2023年以县为单位实现了消除血吸虫病目标。

三、科研成就

四川省因地制宜开展血防适宜技术探索研究,取得了多项专利和科技进步奖;建立了氯硝柳胺泥敷灭螺法和地膜覆盖灭螺法,并制定泥敷灭螺地方标准。

四、能力建设

四川省疾控中心建成1个血吸虫病诊断国家级参比实验室、7个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广汉、仁寿、雅安、绵竹、新都、什邡、夹江)。四川省疾控中心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被四川省卫生厅授予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

from clipboard

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分布图

广泛开展疫区血吸虫病调查,为确定流行程度、流行因素和正确制定防治策略提供较为完善的资料。

七十年代我省开展防治血吸虫病群众运动,各地以血防促生产,以生产带血防,对控制血吸虫病起到了积极作用。

疾控人员深入基层,指导疫区群众开展灭螺工作,用科学方法消灭血吸虫病。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与美国加州大学开展科研合作,十多年来,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工作站,成功编制血吸虫病控制管理GIS软件。美方课题负责人Rober.Spear教授也因长期对四川血防工作的特殊贡献于2001年获得了四川省政府颁发的“金顶奖”,2005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友谊奖”。

from clipboard

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


四川省血防人员为解决山丘地区灭螺的难题,创立了氯硝柳胺泥敷灭螺法。该法是将药物灭螺、土埋灭螺、缓释剂灭螺等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新方法,具有药效持续时间长,对土表钉螺、土内钉螺、螺卵和尾蚴等均有杀灭作用;适用于多种钉螺孳生环境。本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血防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奖。

四川省血防科研人员根据四川钉螺环境的特点创建了黑色地膜覆盖灭螺方法,利用太阳光照提高膜内温度,加速膜内碳酸氢铵快速分解成氨和二氧气体及水,钉螺在膜内高浓度氨和二氧化碳的环境中,自动呼吸的同时,逼迫被动吸入高尝试的氨和二氧化碳气体,快速中毒窒息死亡。本方法具有物理、化学、生态三为一体的灭螺原理。黑色塑料地膜覆盖加碳酸氢铵杀灭钉螺这一研究成果能在全国广泛应用,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血防优秀科技成果奖。

四川省血防科研人员与美国加州大学开展合作,在国内率先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研究和监测等。图为加州大学Spear教授在德阳现场调查

2008年四川省经过国家考核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2017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卫生计生、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的专家组成评估组,按照国家标准《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GB 15976—2015)和《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达标考核评估方案》(卫办疾控函〔2010757号)的规定,对四川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进行了综合评估,四川省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四川省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研究,创新性建立了四种新型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模式,在大力发展疫区经济的同时,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的传播,形成具有川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血吸虫病防治模式。本研究为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制定、调整和实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研究成果于2010年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血防优秀科技成果奖。

from clipboard

全国血吸虫病诊断国家参比实验

from clipboard

2020年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from clipboard


获得的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from clipboard

氯硝柳胺泥敷灭螺法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