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发烧、 出血和肾损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我省主要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1960年,四川省南充市报告了首例EHF病例。1976年开始,EHF发病进入高发期,1980年发病4131例,1987年后疫情开始下降,1995年后疫情控制在1/10万以下。1997年后凉山州的盐源县成为新疫区、重疫区,也是全国的高发县之一。四川省自1984年以来结合防治及研究工作开展了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1992年在全省建立监测网络。目前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是国家级监测点,达州市开江县、南充市高坪区是省级监测点,开展人群病原学和宿主动物监测,掌握主要宿主动物密度、构成和感染情况、了解我省出血热流行毒株的型别、分布及变异等情况。近年来在盐源县开展出血热疫苗接种、消灭传染源、宣传教育等措施,发病率显著下降。
2021年在南充市鼠种鉴别
2022年南充市出血热鼠肺标本采样
2023年凉山州盐源县捕鼠
2023年凉山州盐源县出血热调研、督导